解振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的基础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八是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徐南平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内涵上讲,碳中和的本质是去含碳矿产资源的使用。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含碳矿产资源使用脱钩了,就意味着碳达峰;当经济社会发展彻底摆脱含碳矿产资源,就意味着碳中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曾高度依赖矿产资源,从两者曲线发展趋势看,经济总量与碳排放长期同步增长。
刘燕华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人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是中国结构调整、产业变革、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自主选择。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努力也为保护人类家园要做出贡献,真切期望本次3060论坛的真知灼见,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
仇保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场,以城市为主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同时更能有效引导城市由过去唯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双轨竞争模式,使城市间的低碳发展具有极高的效率和动能激励。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体现了节能、节水和节材等特性,全面实施绿色建筑将为城市“碳中和”提供重要贡献。同时,将风能、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通过城市有机物发电、地热与地质储能,以及立体园林建筑、“鱼菜共生”等模式,可发挥综合减排作用,助力城市“碳中和”。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碳达峰、碳中和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城市空间不足、地下空间建设以及减少碳排放是相互关联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地面土地资源,建设绿色生态,才能实现碳汇。
丁仲礼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零碳城市”是继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之后,又一全球流行的城市建设新理念。“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
刘科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大家都说碳中和容易,比如每天用空调、开车等等都与碳有关系,每一个人、每一小步都是可以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的,但完成碳中和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可见的未来,我们缺不了这三种化石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提高能效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减碳有些贡献,都值得去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对天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减低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
碳中和应以技术为王,发展少碳、用碳、无碳技术。要大力发展碳减排、碳捕捉、碳利用的CCUS新技术,更要攻关无碳排放能源颠覆性技术,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路径,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去化石能源(去煤化)来实现碳中和,更不能片面性的“去碳”,甚至将“碳中和”进行“商业化”炒作。
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将来中国实现碳中和,会有几个时代的变化。第一,我国要把工业化时代,变成信息化时代,这是需要全民参加的。信息化时代、智能化时代、数字化时代,这种时代的变革会同时发生。第二,目前的“化石能源时代”,将会变成“可再生能源时代,如果核聚变能源能投入使用,那我们之前说的那些新能源都不算什么了,就要完全变成“核能时代”了。第三,“化石燃料时代”变成“化石材料时代”,我国要把这些化石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第四,就是进入到“循环经济时代”。只有真正实现了这四个时代的变迁,才能真正做到碳中和.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碳中和发展不是“短跑运动”,需要精准方案、需要数字测试,需要不懈努力。碳中和是既定的必然要达到的目标,但不是一条两点之间的简单直线。精准的曲线选择,是中国的特色、地方的特点、发展的永续之必然要求。
谭天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人均用能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大,靠自然界已经无法完全吸收.双碳目标的实现,很大一块就是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要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利能等等,同时应该降低相关工艺的能耗。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能源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条途径,能源革命最核心的内容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等,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配合可再生能源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
要实现碳中和,主要要在能源碳排放减少方面努力。能源的技术进步与破解资源匮乏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两个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下一步将要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依靠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走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第三阶段。
张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
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是能源的发展趋势,作为能源应用大国,中国必须多能互补,煤、石油、天然气、水、风、光电热、生物质、核能并举。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里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黄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三大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转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第一大挑战。我国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将占比达84%的化石能源转变成净零碳排放能源体系,时间紧、任务重,这是第二大挑战。我国碳交易体系亟待迎头赶上,这是第三大挑战。
谢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未来能源变革将呈现“五化”:从能源供给侧看,是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从能源需求侧看,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智慧化,最终使我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周守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节能技术、储能技术创新必须要有突破。煤炭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能源安全上起着兜底作用,其攻关方向是洁净化利用,不是简单的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而是通过“多元发展、多能互补”逐步过渡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将能源强度、碳强度列入考核指标,还要防止运动式减碳。
曹湘洪
中国工程院院士
炼油与化工实现碳中和主要路径是节能。我国炼油与化工通过节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成绩很大,但继续节能困难也越来越大。以化石能源为主体耦合智能低碳能源系统、发展生物炼制和生物基化学品、积极发展氢能、开展碳中和捕集利用都是必须重视的技术路径。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一次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推进结构转型任重道远。工业领域中钢铁、建材和化工高耗能产业的占比分别为17%、8%和6%。这样看来,一直被认为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化工行业,其实只排在第三位。
蒋剑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技术创新是双碳战略目标达成的破局之道。生物质能作为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能源,每年可以提供约9亿吨标准煤的零碳燃料,对应20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未来生物基替代化石基产品将成为大势所趋,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手段。碳中性/零碳燃料直接燃烧技术、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是降碳减排的发展方向。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化石能源的使用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80%),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必须彻底颠覆从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重构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世界能源新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大大地催生能源科学的基础研究和能源技术的源头创新。
焦念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自然碳汇无法满足碳中和需求,必须主动增汇,即负排放。海洋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对调节气候变化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孙世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发展氢能迎来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加大氢能各个环节的研发力度,力争在全球氢能有效利用和推广上抢占先机。
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是禁止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一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边促进二氧化碳吸收,用吸收量抵消排放量。实现碳减排的大方向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提出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增效首先要增,靠绿色技术来发展,靠生态系统的增汇求得碳中和。增效要增加生产能,不要搞运动式减碳,不能打破正常供求关系。正确贯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善空气质量就有了保障。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绿色化、电气化、数字化是降碳关键。ICT(电子信息行业)的节能贡献能达到自身耗能的5倍,并且“ICT能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15%到40%”。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规划与管理专家
十大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1.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技术;2.清洁能源和智慧储能关键技术;3.碳捕集和封存规模化关键技术;4.近零排放节能建筑关键技术;5.绿色低碳交通关键技术;6.现代农业与粮食减碳关键技术;7.工业行业零碳工艺变革关键技术;8.生态固碳增汇关键工程技术;9.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10.气候弹性和适应机制关键技术。
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数字化就像一百年前的电气化。城市数字化可以使得我们一个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一次巨大的提升。
汤广福中国工程院院士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推动电力能源清洁化、电力能源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系统电子电力化。我国能源转型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挑战更大,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系统、氢能、储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领域急需重大技术突破。
谢克昌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科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这就要求要对不同能源,从它的整个链条出发、从各个环节来着手进行技术优化、革新,甚至是颠覆。
周学东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开发性金融可以利用提供大额的、中长期的、低成本的资金的优势优势一定程度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开发银行在融资过程中把绿色发展理念嵌入到各个业务环节,开展绿色信贷,重点支持一些绿色发展的领域,并在债券发行方面进行探索,大力参与国际合作,高质量支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未来,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行业将是国开行重点支持领域。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
刘连舸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经济金融理论、中国银行和许多领先同业的实践都表明,金融本身是碳达峰、碳中和的践行者,又可以在实体经济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推动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供给,二是引领生产要素配置,三是跨时空交换风险和收益,四是提供流动性。
刘桂平
人民银行副行长
当前的工作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银行需要重塑一致的风险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银行需要制定转型战略,规划治理机制。从现在开始就要制定走向零碳银行的战略和规划,有时间表,有路径,有新的风险偏好和激励机制,要披露、服务创新。建立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瓶颈分析和压力测试,逐步平稳地退出高碳行业,并且积极地进入低碳行业,推动供应链融资等新型工具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持零碳的科技创新。银行需要从战略到技术和治理机制上充分地准备,要有大量的基础数据和数字化的设施、科技知识、能力和人才。
宗喆
广发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零碳发展”是比“绿色发展”更深刻、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性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甚至国际金融市场而言,为碳中和提供融资,支持和引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并在上述过程中实现金融转型,构建全新的零碳金融体系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在支持碳中和转型和构建零碳金融体系过程中,金融部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性责任。
杨书剑北京银行行长
长远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在能源结构、制造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这必然要求金融在引导要素配置结构优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周月秋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碳中和是一场革命,也影响到经济转型的方向,对可持续发展来讲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金融业有责任也有能力,能够在全球的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陶以平兴业银行行长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转型金融应运而生。转型金融更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支持碳密集、高环境影响经济活动沿着清晰的路径向低碳和零碳过渡,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利于支持大规模的转型投资需求。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
企业家的每一笔投资要在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最大限度减少整治成本、扶贫成本,要坚持低碳、绿色、高质量、可持续,推进新的商业文明。
马骏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绿色金融业务的加速增长明显得益于各市场主体落实“双碳”战略意识的提升。在碳中和背景下,实体经济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将密集出台支持“双碳”目标的政策、标准和激励措施。因此,各金融机构应该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性机遇,同时防范由于低碳转型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不应将绿色金融仅仅理解为一个业务板块和绿金部门的事情,而应该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整个机构的治理结构、战略目标、政策、流程、风控、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全部过程。
王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及时有效披露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信息,有利于贷款企业更加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另外,高质量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是金融机构做好环境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也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审慎管理的依据。
区佩儿汇丰银行亚太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
“碳中和”计划是汇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和减少银行的直接排放;第二,通过购买“绿色电力”,减少使用电力的碳排放系数;第三,通过购买碳抵免额来抵消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碳中和。
刘金中国银行行长
我们可以把碳达峰、碳中和看作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不同于前几次工业革命时经济增长伴随着碳排放增长的模式,30·60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转向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入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姚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商业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应提高站位,将“双碳”目标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刘刚领天津银行副行长
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就可以带动 130 多万亿元投资,相当于每年 GDP 的 2% 至 3%,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章嘉玉诺亚控股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
ESG投资追求的回报是一种经历风险调整的市场平均值。ESG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性,为投资带来稳健超额收益,在国内ESG政策的持续推动、外资进入中国趋势明显等背景下,国内的ESG可持续投资已不容忽视。
黄海洲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之一,占全球碳排放的30%。碳中和方面重要的技术推进跟强大的制造业有关系,包括光伏等。实现碳中和所以需要的一系列技术投资,有利于推动国内制造业在技术上的升级换代,把制造业的规模效益及一系列效益做大做强。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不能因为碳中和任务重,就认为如果能源转型政策太厉害最后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积极推进碳中和意义很大,有利于中国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这是取决于能不能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问题。每个人都愿意在旧的环境下,觉得这样过得很舒服,但这样很可能让我们错失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
孙明春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机构在碳中和的资产层面、融资层面都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其中,金融机构在碳中和资产层面将迎来更多的绿色资产机遇,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与绿色科技相关的包括PE、资产管理公司的二级市场投资。
彭文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早期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研究大多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即比较碳减排的长远收益与短期成本,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但给气候变化的长远影响予以货币价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低估控制措施的收益,导致政策力度不够。
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从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来看,未来最重大的预期差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
常健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面临的碳中和转型时间短,压力大。低碳转型带来会带来成本推动的冲击,将会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通胀和产出方向相反)。在一个理想的状况下,如果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可以实现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更重要的作用,借着碳中和净零排放政策的承诺, 如果能实现转型升级和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来影响企业的行为,包括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理论上,在中期有可能实现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可以维持潜在增速可能还会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5%等之类的水平。即便在那种情况下,通胀的压力始终是上行的,成本推动的压力,从全社会的工业、服务业都是上行的。
袁桅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在国家落实碳中和3060目标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科研院所、智库、金融机构、企业的力量汇聚到一起,能让这个目标更有支撑和落脚点。
金之钧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感谢主办方的远见卓识,组织了这次碳中和论坛。希望将碳中和这个时代的命题,做深、做广、做精、做准,在碳中和的大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Michael B.McElory哈佛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环境项目主任
这是中国于2020年9月做出重要承诺后,进一步推动2060年碳中和前景的重要论坛,我们相信尽快实现中国提出的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必须要有各个学科的贡献,要有来自政府部门和各机构同事们的贡献。
李政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如果说政府间就气侯合作的沟通大门已经重新开启,来自民间的、自下而上的推动需要配套跟上,十四五是一个关键期和窗口期,需要有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
刘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碳中和是中国正式宣布向新的文明形态展开冲击的开始,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和增长模式剧烈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
张晓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
“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能源领域、制造业、学界等各行各业协同努力,金融部门更需要在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世界各国来说,中国在解决“双碳”问题时所展现的决心值得尊重。
Eric Labaye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长
大学应率先通过教育培训、科研创新和大学间联盟等途径展现领导力。呼吁通过有效的全球性沟通,打造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共同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案。
小野三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机构要大胆果断地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严苛的挑战。要相信合作和知识分享的力量,依靠大学社区中每个人的热情,通过国际平台在世界各地创造碳中和的大学和社区。
Joy Johnson西蒙弗雷泽大学校长
希望和全球伙伴合作打造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Feridun Hamdullahpur滑铁卢大学校长
应对气候变化亟需全球高校的智慧和力量,倡议在技术、公共政策、公众教育等方向共同发力、寻找解决方案。
宝金清博北海道大学校长
为实现205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离不开世界大学间的通力合作。
松尾清一名古屋大学校长
发挥大学在推动企业和政府间合作网络构建中的作用,呼吁建立全球性的伙伴关系。
Julio Lumbreras马德里理工大学副校长
可以将大学校园里的碳中和策略与原则应用到城市中去,促进城市的变革。
Kevin Hall维多利亚大学校长
青年学生在不断寻求与自然共生、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Jon Atli Benediktsson冰岛大学
要重视人才培养,系统部署科研教学工作,培养强大的研究团队。
Guido Saracco都灵理工大学校长
理工科教育在这场行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应加强跨学科建设、探索先进的绿色解决方案。
Koen Lamberts谢菲尔德大学校长
要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纳入整体考量,通过教育资源的倾斜和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来探索解决方案。
Christian Thomsen柏林工业大学校长
要建立全球性的知识网络,通过信息的全球传播促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段崇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要通过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来推进有影响力的研究,并通过相关政策与行动方案以推动这一目标。
Richard Davies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
倡导碳中和行动应从校园辐射到城市,通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和利用碳捕集技术达到零碳目标。
梅原出横滨国立大学校长
通过对教学和科研做出多样化的规划,面向社会经济体系提供以知识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Jens Schneider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副校长
实现碳中和不能仅仅拘囿于校园,应当放眼城市和地区,抱持更加宏观的视角。
余孝忠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
双碳”行动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将携手社会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向海内外积极讲好中国企业、中国市场和中国品牌实现绿色发展的故事,传播好中国践行“双碳”目标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案,树立低碳发展、绿色企业和美丽中国的崭新形象。
孔泾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传统结构如何转型升级的关系。
杨朝飞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
产业调整要从企业入手,企业要准确理解国家相关政策,找好发力点。以前强调环境修复,现在更多是强调预防。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石纪杨中非发展基金原总裁、国开证券原监事长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中包括建设现代化能源体系,像新能源汽车工业,用高新技术改革传统产业,实施零碳排放工程,严格控制煤炭、钢铁、化工等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
巢清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气候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通过落实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战略(1+N)、增强企业抗御气候风险的韧性、及早规划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等途径应对风险难题。
朱戈北京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
碳定价方面,在继续运营好北京市碳配额市场的基础上,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搭建全国统一的碳抵消交易市场和国际航空碳抵消交易市场。碳量化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在主管部门指导支持下,研究推进碳核算体系和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同时为进一步完善CCER体系不断努力。碳金融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在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导支持下,继续参与第二批绿色金融标准起草工作,持续完善基于绿色项目库的绿色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研发创新,不断深化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张利钧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主席
减碳控温事关人类的命运。从具体路径来看,他认为应坚持“3+3”的模式,即坚持集中三端发力,统筹三方参与。第一端是发电端,第二端是增加新能源的消费端,第三端是固碳。三方参与第一方是政府, 第二方是民众参与, 第三方是企业参与。
綦久竑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
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经走过了三个里程碑,未来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要走,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
朱宏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广大企业要从全球视野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深刻领悟“双碳”目标对树立中国国际形象、体现大国责任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共识,切实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战略层面出发,转变运营方式,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姜克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
碳中和目标将给能源行业和工业、交通带来明显的转型,而这些转型需要通过企业主动转型才能实现,而且这些转型需要在未来30年内完成。因此,很多企业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留给企业的时间不多了,需要现在开始着手准备。
曹明德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更大更复杂的压力,只有“全领域、全行业、全社会”协同努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才能如期实现。我国必须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系统梳理能够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并依托法制框架为这些路径提供制度保障。
傅成玉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把碳足迹作为自己的责任来考虑,希望早一点考虑,这将会成为全球一致的行动。早准备以后比较主动。我们应该清楚,在全球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势下,国际社会在碳中和上的规则、方法、制度将会逐渐趋于一致, 所以早准备早主动。
李晓东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能利用数字化低碳化的技术,去避免或者减轻大城市病的情况,整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必然更上一个台阶。
周宏仁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绿色信息化可以从能源管理、软件开发与优化、数据中心设计、远程办公以及零部件循环利用等方面来入手,减少能耗。
谢毅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副总经理
只有在每个行业来深耕,让企业明白通过碳中和后会给它带来好处,它才会投入去做这个事情。他们相当于做一个功能的综合,做了相关的算法和相关的应用控制和一部分特殊模块从而降低相关的消耗,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何锦峰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
CCER用于全国碳市场和试点地方碳市场作为配额市场的抵消机制时,因为有配额履约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处办法进行约束和调整,所以其规范性是有保障的。但是大量的碳信用,包括大部分CCER和地方碳信用等只能用于自愿碳中和领域,但由于规范性不够、程序不严谨、平台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出现了“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的现象。
王秀军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数字化路径与碳中和目标的有机结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高质量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杨永耀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智慧城市建设可助力碳中和在可再生能源、低碳住宅、生态廊道、低碳交通、新能源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张磊高瓴创始人兼CEO
在这个方向上,市场化的PE/VC机构大有可为:一方面,通过不断探索最优的资源配置,追求环境、公平、社会等长期价值。另一方面,选择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同行者,一起通过持续创新,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
赵伟良道达尔能源集团中国区主席
碳交易是今年能源界发生的最大的事情,能源界有一个非常大的思想改变。思想上的改变在欧洲十年前就已经开始,20年前德国不能再产煤矿,但它的经济发展没有停,在不停往上增长。,碳如何利用,如何存储,如何排除是一个战略。
黄晓军威立雅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
《巴黎协定》的框架下有一些国家尤其欧盟正在酝酿碳边境调整机制。简单说限制了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征税,即碳税,包括本世纪初欧盟就在讨论,后来没有执行下去的航空碳税。对于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尤其是工业生产的碳排放来说,主要有四大生产的重灾区或主要解决问题的领域,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尤其重工业生产中的碳排放,怎么样更快更好更经济解决四大领域的碳排放问题,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主攻方向。
杨明辉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宏观目标既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坚定承诺,也是融入新时期全球产业链的关键举措。我们认为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持续推进将给中国的产业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也将对中国金融业的格局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霍中和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企业具有天然的绿色低碳属性,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双碳目标有很深的内在契合,应当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为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党彦宝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勇担社会责任历来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作为科技领先的绿色能源企业,宝丰能源争当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力军,首创将“绿氢”、“绿氧”直接接入化工生产系统,打通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科学路径。